2013年8月28日

2013 夏日花東行 Day 5 -- 石梯坪/花東台十一線/將軍府/研海庄役場/建華冰店/四海居小吃部

昨晚吃陶甕百合春天的創作料理吃得很滿意又開心。回到石梯坪營地雖然晚了,但聽著海潮聲入眠也是一種很奢侈的享受。
老爺五點多就醒了,帶著相機到處去逛去。
颱風即將到訪之前,有種天有不測風雲的感覺。海浪頗不小。
圖片1.jpg
雲層又低又厚,希望等等回家的路況都還OK。
圖片2.jpg
這一排營區離海邊很近,設施也頗便利。無敵海景的View是最大的賣點。
圖片3.jpg
鄰居除了有「沙漠風情」之外,也有不少民宿供遊客選擇。
圖片4.jpg
早早拔營趕路,希望可以跑在颱風之前離開蘇花公路。
原來預定的賞鯨行程......當然只好泡湯啦!
圖片5.jpg
本來我應該在這艘船上的。唉!
圖片6.jpg
本來應該會有類似像這樣的畫面。(照片出處:海鯨號網站) .... 氣!
whale_2.jpg
避颱風的漁船不少,這種有旗魚標台的漁船就是老爺最嚮往的男子漢形象。
圖片7.jpg
風起雲湧?
圖片8.jpg
但雲一開其實天空好藍。我沿路一直在欣賞天跟海時而平靜時而陰沉的不同景致。
圖片9.jpg
圖片10.jpg
新社神社附近的宮下教會。
日本人常會在神社附近取名"宮下","宮前"...之類的名稱。因此見到這種名字的地名就知道以前附近是有神社的。
圖片11.jpg
旁邊有個教堂也很有歷史感。
圖片12.jpg
趕路進了花蓮覓食,順道去買名產。
日治時期就開業的郭榮市火腿,號稱手工製作,是東部小有名氣的伴手禮。
圖片13.jpg
選用花蓮無毒農業健康豬肉,挑選豬後腿肉除筋去油保留精華部位,一頭豬僅能製作出十條的郭榮市手工火腿。
回家開起來享用果然是很Juicy又很真材實料。
圖片14.jpg
去程不知道為何忘記過來,回程一定要來光顧這家雞腳腀。
圖片15.jpg
進花蓮市來將軍府散散步,美崙溪畔的日式宿舍群。走在這小街上感覺就像走入時光隧道般,非常幽靜安詳。
圖片16.jpg
將軍府指的就是這一幢房舍,是花蓮指揮官中村大佐的寓所。
來過好多次了,不知道為什麼每次來都是正在整修中的樣子? 還是這樣就已經修好了??
圖片17.jpg
這一整排日式建物正面維護的比較好,背後就更像是廢棄的老房子一樣。不曉得是經費不夠,還是刻意的保留歲月的痕跡。
不過不管新還是舊我都很喜歡這種緣廊的設計。
圖片18.jpg
夫妻樹。跟新中橫塔塔加的夫妻樹相比,這裡的夫妻感情比較好哩! ^^
圖片19.jpg
續往北返。邊走邊看。
位於新城分局前方的新城村辦公處,前身為研海庄役場。
圖片20.jpg
大正9,為紀念深入太魯閣理蕃之佐久間左馬太總督,所以使用了他的別名「研海」改新城支廳為研海支廳。
圖片21.jpg
圖片22.jpg
圖片23.jpg
除了研海庄役場之外,這附近原來有武德殿、小學校、研海支廳廳舍....
昔日研海支廳廳舍的造型水泥柱。
圖片24.jpg
開到這裡,離蘇花的頭越來越近了,當然也表示旅程就要結束了。
無敵海景美到發呆的清水斷崖@崇德海邊。
大自然的畫筆潑灑出深深淺淺的藍,教人流連忘返。
圖片25.jpg
暑假期間蘇花沿路都可以見到不少的單車客,這一回發現也有少數的步行客。
每回見到這些年輕充滿勇氣的單車客跟步行客,我總忍不住要搖下車窗為這些年輕人加油打氣。其實心裡更想跟他們說聲謝謝。
謝謝你們有無比的熱忱跟一些些不顧一切的天真。
有了你們,我開始覺得一切都有了希望。
圖片26.jpg
來去蘇花沿線最有名的小店之一覓食,建華冰店。
圖片27.jpg
看起來跟卓蘭的永誼冰果店同一路的機器製冰。
圖片28.jpg
做出來綿密細緻的冰。
圖片29.jpg
料非常多還加了個蛋黃的傳教士冰。
圖片30.jpg
烏石鼻。
圖片31.jpg
看到這轉車台就知道蘇花到了盡頭了。不用擔心被卡在路上回不了家沒辦法參加開學了。
圖片32.jpg
開在市場巷弄內的四海居小吃部,就是今天午餐覓食的地方。
四海居不光只是小吃部,也有賣些祭祀牲禮跟黑白切。
圖片33.jpg
菜單。特別強調絕不添加味素。
圖片34.jpg
隨便拼了一大盤黑白切,果然每一樣都很道地。
圖片35.jpg
老闆推薦的西魯菜。聽說是在宴客才會出現的宜蘭名菜。老闆推薦說光這道配白飯就很讚。一嘗果然非常棒。
圖片36.jpg
炒飯控點的炒飯,沒見過這種什錦料也可以拿來炒的。不過還真的很對味又好吃,有股鑊氣。
圖片37.jpg
什錦麵,料多湯頭又鮮美。
圖片38.jpg
卜肉。比起名店一點也不遜色。
圖片39.jpg
玩得精彩又刺激的花東之行就在開學日越來越靠近的壓力下結束了。也算是為夏日畫下完美但意猶未盡的句點。

而嚮往旅行且不安於室的心情,卻仍然繼續著....

2013年8月27日

2013 夏日花東行 Day 4 -- 陶甕百合春天

老爺在行前就說: 我帶你們去吃無菜單料理。號稱是原住民的懷石料理。而且是連嚴長壽先生品嚐後都驚為天人的一家餐廳。
此言一出黛西的驚嚇指數頗高。咱們一家人出門去旅行經常都是隨遇而安,多數時間都是走B級美食路線的我們。什麼時候老爺也會帶我們來嚐懷石料理啊? 再說,這餐廳並不是位在市區裡的,有這種高檔餐廳的市場嗎??真是很難想像。
地址在部落裡的陶甕百合春天。
圖片80.jpg
陶甕百合春天的由來,陶甕為大女兒,百合是小女兒,主廚老闆自己則是春天。好美麗又別致的名字。不說不知道是有典故的。
一進入餐廳目光就被獨樹一幟的裝飾吸引住。
圖片81.jpg
圖片82.jpg
櫃台上擺放著一座飄流木,裝飾著各色的青菜、野菜。
圖片83.jpg
自然而然隨意搭配,但是又自成一格。
圖片84.jpg
圖片85.jpg
店內有一些年輕人在工作,聽說是老闆回到故鄉開業後,也提攜部落裡的年輕人,讓他們多些工作機會,並習得一技之長。
圖片86.jpg
彩繪百合的陶甕,是用來裝茶的器皿。 充滿原始感的手作陶器餐具跟餐桌的擺設,很有自然的風味,但又不失講究。
甜菊茶的清香讓人暑氣全消,也開啟了味蕾。
圖片87.jpg
野菜沙拉。
醬汁酸甜跟野菜的鮮甜搭配得恰到好處,連老爺這個無肉不歡的人都讚不絕口,一直問: 這個你會不會作ㄚ?
圖片88.jpg
這個算前菜嗎? 南瓜佐酸甜的百香果醬汁、茭白筍(?)佐魚子&黑豆 、干貝醬山苦瓜小巧可愛,干貝醬略略減去了山苦瓜的苦。
主廚在接受雜誌訪問時曾經說到:「我做菜最大的想法是,不要破壞原味本身的特性,苦瓜是苦的,那就沒有必要把苦味壓掉,我們能做的,就是如何將它提出來。」所以這苦瓜也是苦得理所當然囉!
圖片89.jpg
當天記筆記記得很認真的我,回來之後手機竟然不小心重設了!! 所以筆記全部不見 + 年紀跟記性成反比的前提.....我已經不記得這是什麼魚了! T_T
但是這魚的美味還是記得的。當場好想跟老闆要兩碗白飯來泡湯吃。
圖片90.jpg
肥腴的烤松阪豬, 搭配豆皮捲蔬菜及剝皮辣椒,增添了不少清爽的感覺。
圖片91.jpg
芋香飯糰。用葉子捲成杯狀盛裝米飯, 紫米混著椒鹽魚肉,上面灑了一些炸得香香的芋頭絲。主食作得不比菜餚遜色,一樣很有創意也很有特色。
圖片92.jpg
加了檸檬跟百香果稀釋過的小米酒,也是個很有在地特色的一品。
圖片93.jpg
SIZE頗大的蝦子(明蝦?) 擺盤還是很有特色。食材新鮮肉質鮮甜Q彈。
圖片94.jpg
野菜雞湯。很難想像雞湯也可以有濃郁跟清爽並存的組合,每個人都嗑了好幾碗。
圖片95.jpg
油炸芋頭番薯,外皮酥脆裡面綿細,很簡單的食材,也一樣可以吃出美味。
圖片96.jpg
非常澎湃氣勢不同凡響的生魚片拼盤,這應該是今天的重頭戲。
飄流木為盤的這一品,精緻的擺盤又帶有狂放不羈的自然風格。不光只是視覺的饗宴,重點是味道也很出色!
哇沙米秋葵我本人非常喜歡。筍子有生的跟熟的兩吃,有點區隔,卻也同樣鮮甜。
酥炸浪花蟹很讚,(應該很下酒)而且讓我腦中馬上就湧現老闆站在海邊捕蟹的畫面。
生魚片大推! 口感十分Q彈有咬勁! 花枝也是非常入味又很Juicy。
圖片97.jpg
飯後的甜點,有點像是奶酪卻又不是。淡淡的甜味好清新。
圖片98.jpg
我們是今天最後一組到的客人。老闆娘到這時間得空了可以跟我們聊天。
她叫我們猜一下這甜點是什麼東西作的。想了半天想不出來。
老闆娘端出這一盤。
她說毛柿又叫台灣黑檀,是阿美族部落的四大象徵樹種之一。她們的族人不管搬到哪裡去,一定要在院子裡種一顆毛柿樹。
圖片99.jpg
甜點完還有水果。 照樣擺盤不可以普普通通。
圖片100.jpg
吃得超飽,還能享受原住民的美食。華麗的擺盤與無限的創意,每個人800塊的收費真的很物超所值。
遠見雜誌曾經報導陶甕百合春天:「這是來自山與海的饗宴。不論是礁石上撈的海菜、潮間帶的螃蟹、貝類,山裡的野菜、嫩筍、過貓,都是當天補撈採集而來,搶在第一時間烹煮,彷彿把山和海和季節變化,全都注入食材裡。」

老闆娘說這裡的菜色都是當令,因此每一次來都會嚐到不同的創意料理。
花東果然好山好水,得天獨厚的山海條件,造就出對原味料理的堅持。來了這裡之後,就會覺得美食不一定要有迢迢千里外的高貴食材。大山大海不就是我們最近又最自然的冰箱? 自然有機當令的食材,加上簡單樸實不花俏的烹調手法,食物的原汁原味才是真正的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