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計畫是來去大稻埕,以前每次來都得專程,現在時間對我來說倒是多得很。
晃到永樂市場附近,霞海埕隍廟的香客跟遊客還是一樣那麼多,想起2008年底來這邊參加導覽的事了。
人群中瞥見網路紅人486大哥,有種終於見到面了的感覺。
趕緊來辦我的正事,來到這附近我最愛的一家店 -- 介良。
(旁邊的中一賣很多原色的棉布,黛西我也是愛得不得了,恨不得每天都演無印良品,全家都是這種原色系)

介良小小的一家店,賣的品項也許有上萬件吧。還分不同大小各種尺寸。能管理這種店一定要有過人的腦袋吧。這家店應該是手作族共同推崇的好店。

買了些小東西後就鑽進永樂市場樓上來。每回來這邊就有著迷路的決心,反正最後找到樓梯下樓之後再說。
不過因為我完全沒有方向感,進入迷魂陣之後,就無法一條一條巷子依序逛完,然後又回頭找剛剛十分鐘前在第n條巷子的第n家店看到的某一塊花色的布…所以黛西的攻略就好是「下好離手」。看到喜歡的就要眼明手快趕緊下定決心。還有就是要先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否則入寶山之後會更加意亂情迷。

今天意外找到這家MONKEY,門口有很多碎布有各種花色與材質,正適合我這種手縫小東西的人。(希望我下次來還找得到同一家店@_@)

今天的戰利品的一部份,有汽車圖案跟俄羅斯娃娃圖案可愛的布。也有阿嬤的大花布。灰色白色的是一種類似絨面的布料…我各別都有些盤算要作些啥。敬請期待小的把它作成成品的那一天。Stay Tune, Don’t Go Away.

走出永樂市場抬頭一看,這不是小屈嗎?是也不是,正港的屈臣氏大藥房。
原來這家店在日據時代是進口西藥的大批發商,取得香港屈臣氏的代理權,所以牌坊上有印上屈臣氏的字眼,數年前大火燒毀,只剩下一面三層樓高的女兒牆。牆上的飛龍麒麟的浮雕及巨大的店號都得以保留。這次再過來看到已經恢復營業囉(黛西有這麼久沒來嗎?)這裡有一篇網誌是藥房的女婿寫的。頗有些內幕消息。「龍麟伴塔為記、別人不得冒效」。

順著埕隍廟繞一圈,來到跟老爺結婚時批日子的這家「曾定理」。往裡面偷窺一下,條凳依舊,清代的老照片依舊,老師傅那一口流利到快要聽不懂的台語也依舊吧。
記得之前整理東西時忽然翻到當初老師傅為老爺批的流年,忽然嚇了好大一跳。一批頭大大的就寫著命中有兩子。(後來有了IVAN 之後,我們兩個人都已經忘了這件事說)。
原來我們的命運,早就已經寫在彼此的眉宇之間&手心之中??

來到這附近,少不得要到迪化街促進經濟一下。再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海蔘干貝之類的乾貨又成為街上的最大宗。
牆上的禮盒一看就很有年味,異常大粒的干貝、肥美的花菇、螺肉鮑魚罐頭、還有高麗蔘…我怎麼好像從來沒有看過周遭有人送出或收到這樣子的禮盒咧?(納悶中)

買了些瓜子、橄欖之類的回家給媽媽配電視。盤算著過年前還要再來一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