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8日

兩個人的小旅行 -- 馬拉邦山訪楓

頂著入冬第一波冷氣團,最低氣溫只有九度的天氣。老爺跟我離開台北,到小百岳之一的馬拉邦山訪楓去。

送了小爺去上學之後,就往苗栗出發。上班時間車流量不算小。爬山前先到苗栗市來覓早餐。
網路上孤狗來這家,在客家美食街裡面的早餐店,感覺上很受在地人的喜愛。不一會兒的時間一直有摩托車騎士來外帶。

炒麵炒米粉,還有各式湯品。價錢都是相當的便宜。

麵加米粉。比起家裡面吃的炒米粉還要粗一號的米粉,跟麵混合得很均勻,口感很恰好,有濃濃的油蔥味。桌上有甜辣醬,感覺上有蒜泥跟辣椒粉在內的醬料,很像是自製的。米粉上加了香辣甜鹹都有的甜辣醬,就更令人胃口大開。
豬血湯不是加酸菜,加的是福菜(因為是客家庄咩)。也沒有加沙茶,但一樣是味道濃厚的湯頭,天氣很冷熱湯上桌,熱騰騰的直冒煙。

水晶餃湯。除了在吃到飽的火鍋店之外,其實不常有機會看到/吃到水晶餃。這水晶餃個頭滿大的,比水餃略大一號,跟一般看到的尺寸很不同。水晶餃個頭大,裡面內餡也多,也是濃濃的油蔥香,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大粒的水晶餃。皮QQ的好有咬勁,後來走出門一看,整條街上賣水晶餃的店有好幾家呢。

吃飽了就趕緊往山裡的方向前進。越往前開車子越來越少,但山裡的風景越是清晰。
停車場俯瞰,山谷裡有不少梯田,前景是梅樹或蘋果、梨樹那一類的枯樹(傻傻分不清楚)。照片的遠方是鯉魚潭。天氣雖然冷,但天空很晴朗,也許因為這樣子感覺上遠方的天空並沒有很清澈。

因為車子的底盤有點太低了,山路上不太去(怕底盤撞到)再者山路很窄,前方不確定有地方可以會車或停車。所以就把車停在停車場裡,多踢1.2K的路才會到登山口。

一路上隨處可以見到紅葉的痕跡。



踢了大約半小時的山路之後,來到登山口。照例看一下地圖,這附近有很多小路,還是小心為妙。

前半段的路穿過竹林。
這片看起來很樸實的泥土路,泰雅族人、日本軍人都曾經在這裡踏過。現在不管到訪的是哪位,則一律可統稱為山友了。

抬頭就可以看到紅葉,天越冷葉越紅。

四處都可以找到形狀完整美麗的楓葉。

來到第一個據點古戰場遺址。日軍登台之後,馬拉邦山先後發生兩次泰雅族人抗日事件,雙方都傷亡慘重。日軍在此地設「弔魂碑」,後來又重新樹立了古戰場紀念碑。

古戰場紀念碑旁邊有一片懸崖,可以遠眺細道邦山的山壁。

壯觀的聖稜線。之前從觀霧、雪見都眺望過。這回從馬拉邦山看,又是不同的風景。

沒完沒了的楓樹,隨處停留都是一片好景。





馬拉邦山以賞楓聞名,今天來還不算楓紅最盛之時。不過山高樹更高,所以賞楓都是仰望的角度。



經過日軍軍營之後,來到天然的「石門」隘口。因地殼變動斷裂的巨岩,石頭上有人用粉筆寫了個過此必發。

回眸一笑的老爺。







經過這一段之後,山勢突然變得更為陡峭,階梯一格比一格還要闊,沒完沒了的階梯,看到就一直很想罵@#%,聽講這段叫作好漢坡。爬完這一段離山頂就不遠了。

很妙的一段木頭,查處在案…難不成下次捉到山老鼠盜伐集團的時候,還可以拿這段木頭來質問是吧。

山頂有山友的紀念碑,年輕隕歿的生命…

山頂看聖稜線。

山頂的斷碑,紀念1902年的馬拉邦山戰役,其它資料上面看到的照片上都是寫「馬拉邦山戰諸地」的正面,不知道為什麼今天來,這塊碑變成是背面的碑文向前。老爺笑著說單數月是正面向前,雙數月則反過來讓背面也曬一曬。

依底下的指示牌,這面的山是榛山。

山頂的林相都很像聖誕樹。

一等三角點。

芒花襯著聖稜線。

大安溪溪谷。

山裡隨處都有的紅葉。

山裡不知名的豔麗的黃花。

離開山頂,往山下的路走去。
好大一塊岩壁,看到這我想起來吉的鐵達尼峭壁了。





下山走天然湖登山口這條路,坡度較緩,林相也更豐富。林間有許多鳥兒來唱歌給我們聽。

這下山的路大約五十分鐘不到,就可以走到水泥鋪的小路。
一路上可以看到結實累累的柑橘,陽光下閃閃發光。我笑稱我們是走到了美粒果果汁的CF場景裡了。

高達兩公尺以上的芒花,天空好藍。

我笑說這條路是水果之路,前段有柑橘,後段有這不知道是蘋果還是梨樹(枯枝的樣子頗類似,不懂分別)。這裡的農夫可以依節令分季收成。這時候輪到蘋果休息,農夫暫時只管柑橘就好。

枯萎的樹枝,等待花季到來又可以璀璨絢麗。

登馬拉邦山,從停車場出發來回含休息,遇到階梯的@#^%&碎碎念半天,接接電話,聊天賞景......總共三個半小時。路程不算太長,回程若是選擇緩坡的路線,回家來也不算太鐵腿。但可以欣賞到一路的絕景。
往回家的方向開,路上草莓田慢慢要開始結果了,春天的腳步看來也要漸漸近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