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登機gate以hello kitty造型呈現,若以布袋戲或電音三太子裝飾,應可讓老外對台灣的印象更加深刻吧!

1時1刻的飛行時間抵達了香港,右後方舉著小黃旗的26山西團領隊實在不專業,旅客快出關了自己卻在後面叫人慢點,這26團團員都有些年紀了,但嗓門大得出奇,一路從台灣嘰哩呱啦到這都沒停過,個個口若懸河、聲若洪鐘,真是老當益壯。

出關後先來這索取旅遊資訊。出發前女王已做足功課,唯獨缺叮叮車行駛路線,在這向手持平板電腦的駐點人員說明來意後,只見他在螢幕上點了幾下,一張A4大小的路線圖便由左邊的黑框內落下,為這貼心的服務加分。

這是未來四天住宿的酒店及搭乘的交通工具(快醒醒吧~~)。香港這幾天見到的車子大半都很高檔,這輛賓利的輪框更是閃閃發亮,教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出閘後搭乘機場快線至九龍再換搭免費的穿梭巴士直接至下榻飯店,約莫40分鐘就可以到達,希望台灣的機場捷運完工後也可以提供如此快捷的服務。這次咱們特別選了一家離地鐵特近的飯店,每天進進出出的也都一直可以看到高檔的半島酒店。

10點多就可check in入房,房間採光極佳,空間雖小卻不似日本飯店般緊促。望向窗外,2座冷氣冷卻水塔矗立在那,晚上就將那潺潺冷卻水聲當作是維多利亞港的濤音吧。

雙層敞篷巴士。香港地狹人稠一路上幾乎都是30層以上的大樓,巴士也是要向上爭取空間。

這市招真是奇觀,一目偵信長度達2/3路面,其他都遜掉了。

旺角通菜街。近90年前這條路是種空心菜的水田,後人也就因地制宜為這條街命名,又因專賣女性服裝及飾品所以又名女人街。

來的時間有點早,很多商家都還沒營業,IVAN若看到這眼花撩亂的賽車外套應會很興奮,為人民服務這T恤由歐巴馬穿上選舉可能會多些票吧!

午餐來這e電視顧副總極力推薦的深井燒鵝用餐,伙計先上了2杯茶,環顧四周有人直接喝、有人洗筷匙,怎樣做才是對呢?哎!反正不碰就不會錯啦,點了燒鵝飯及燒肉飯,今天的例湯是蓮藕排骨湯。雖然燒鵝肥到連骨頭都油,但味道並不出眾,燒肉外皮酥脆,同樣無令人驚艷之處,倒是例湯加了陳皮、蚵乾又煲得夠久,味道相當醇厚,桌邊抽屜打開後就有餐具可取用,這設計還真不賴。

旺角洗衣街、豉油街。顧名思義曾經有為很多的洗衣業及醬油工廠吧!

香港都是右駕車,道路使用習慣上跟台灣剛好相反,過馬路時路面上有這樣的提醒,也是一個注意交通安全的好方法。

看這鷹架我一直想像著港片中成龍自鷹架中墜下的畫面。
僅用竹子及束線帶就可把鷹架搭到高樓層,這功夫實在了得。

黃大仙祠。名列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已有90年歷史,道教廟宇。也是香港最有名的廟。咱倆台客到香港來不能免俗也來參訪一番。

本以為來這裡會見得到香客舉著粗如奧運聖火火炬般的香,看來最近好像改成只能燒細香了,長方形的香爐與台灣差異甚大。
這黃大仙廟雖說是拜黃大仙為主,不過旁邊的殿內可是也有拜呂祖先師(呂洞賓)、觀音菩薩及關帝聖君,另有一麒麟閣供奉儒家先師孔子,集三教神祇於一地,也可算是便利香客的一大福利,來這裡一參拜就啥都拜到了。
據說黃大仙最有名的是有求必應,說的是這裡的籤特別靈。信眾到櫃檯領取籤筒及紙筆,接著到正殿前方誠心膜拜,搖晃手中的籤筒直至竹籤掉出,抄起竹籤上的編號就可到簽品哲理中心找人解籤。
咱倆個傻台客在一旁看了半天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一大筒籤就剛好只會掉一根下來而不是一大把咧? 以行天宮的例子是抽完籤之後還要擲茭跟恩主公確認就是這一支了,這裡卻也不用擲茭的樣子。真是不懂~

前述的過程不收費,但拿著籤號到這裡解籤就需要付費,也就是說沒付錢是看不到籤詩的內容。不解的是: 同樣的籤號會不會因為店家不同而內容不同呢?就留待給香客傷腦筋嚕!

這回因為住的飯店在地鐵附近,所以只要是累了或不爽都可以回去歇個腿喝個水打個呼再上路。倒也挺方便。
晚上的節目在尖沙咀附近,咱們就先來逛逛飯店附近的1881 Heritage吧!
1881 Heritage 的現址過去是香港水警總部,黛西說她以前來這裡的時候,完全不是現在一副光鮮亮麗的樣子。查了一下資料,原來它是近幾年由港府與建商長江實業的大力推動,才讓這幢老舊的建築物重新賦予新生命。「1881」是由五幢建築物所組成,包括前水警總部主樓、前馬廄、前時間球塔,以及前九龍消防局宿舍等,建築設計風格以維多利亞式為主,充滿殖民地色彩。經修復整建後的「1881」設施,除了有國際級品牌名店之外,古蹟酒店更是要價不蜚。2009才重新開幕的1881,儼然是尖沙咀的另一個新地標。
美麗的造型怎麼拍都拍不膩。

前時間球塔。頂上的球每天懸掛在塔頂,下午一時除下,以便讓港口的船隻可以調校經線儀(航海天文鐘)。

旁邊還有颱風訊號杆,颱風來了該掛幾號風球就是地上那些三角型或是十字型的物體來表示風力的警報狀況。比如說左方有兩個往上相疊的三角型那個就是八號風球,八號風球一掛就要放假嚕。

舊的消防車,好威的外型。

中午的午餐並沒有很滿足,加上今晚的晚餐要到看過「幻彩詠香江」之後才會去覓食,所以女王本來就安排了要在附近吃點點心。來到這家澳門茶餐廳。

漏漏長的菜單翻來覆去的看,隨意點了幾樣東西。熱呼呼蛋香味十足的葡式蛋塔,塔皮有好多層次,一人兩口就解決掉了。黛西還點了一個凍的檸檬利賓納,她說是蔓越莓汁加檸檬,酸酸甜甜的很解渴。

澳門炒米粉,鑊氣十足的一道。米粉好Q,比台灣的米粉粗一號的size。調味跟印象中的炒米粉不同,有點焦香氣,讓我們兩個不約而同想起 二水的火燒麵了。

咖哩牛尾。這碗一吃黛西就直呼辣,但我一吃覺得就跟平常家裡用咖哩塊煮的味道完全不同。牛尾很嫩,很有口感。馬鈴薯煮得很入味,但不會一碰就碎掉。
這一碗咖哩牛尾好好吃,我們兩個一吃就整個很有元氣,也忽然對香港餐廳的美味程度重拾信心了。

吃飽了在維港散步,來個自拍吧。

在星光大道跟天星碼頭附近的前九廣鐵路鐘樓。這也算是香港少見的幾個古蹟。

天星碼頭前看到雪糕車,生意很好咧,一下子就有一堆人來排隊。

維港有許多船隻來來去去,其中不少是載遊客夜遊維港的。這一艘船相當古色古香,有著濃濃的老香港味道。這艘帆船名為「張保仔」,張保仔是十八、十九世紀的著名海盜。這艘船從頭到腳都很有香港味,在觀賞維港夜景時又多了一些不同的趣味。

星光大道。這段海濱長廊原來就是散步賞海景的著名據點。
現在則是多了很多星味,地上有明星的手印及簽名,也有許多與電影有關的裝置藝術,加上又是欣賞香港夜景的好地點,所以遊客多得跟螞蟻一樣。散步雖然多了許多趣味,不過因為遊客太多,自然也增加不少吵雜的喧鬧,我們趴在欄杆邊正在對香港那一岸的夜景指指點點時,旁邊居然有阿陸說: ㄟ~ 你們可不可以往旁邊讓一米? 原來是她要照相怕我們入鏡。我們如果遇到一樣的狀況,一定是等到路人離開才拍照,或是自己去換個地點拍。哪有這麼跋扈的阿陸?!? 雖然我們是讓開了,不過真是令人大大的掃興。

後來我們走到離觀光客稍微遠一點的地點去賞「幻彩詠香江」,果然是聲光效果十足。維港夜景果然名不虛傳,更是人生必訪的N個景點之一。

賞完夜景之後,來到廟街逛夜市。以前看港片總會有黑社會或混混在廟街上打打殺殺,不過今天來倒是完全沒遇到。就是個滿長的夜市囉。但實際親臨其地還是令人很興奮。
這一頭有好多家煲仔飯,每家都呈現客滿的狀況。

亂逛亂逛走到廟街的另一頭了,黛西一直念念不忘來廟街要吃魚蛋,還好我們有找到賣魚蛋的小店。
招牌上各式各樣的菜色令人眼花撩亂,其實就有點像我們在台北吃燈籠滷味一樣,把喜歡的東西丟進濃稠的咖哩湯裡去燙煮一下。我們點了豬皮蘿蔔魚蛋牛佰葉……等等。口味滿辣的,咖哩也很香,黛西不太會吃辣一直流鼻水,老夫就覺得剛剛好。
碗仔翅好像是港版的阿財魚翅羹,料滿多的。
炸大腸好酥脆,邊切邊串成一串,調味料自己來,本地人都是拿了就邊走邊吃的。

老夫長這麼大第一次深入匪區,頗有劉姥姥進大觀園之感。雖然走了滿多的路,也嚐了不少的美食,不過邊吃邊玩也就是咱們此行的目的,期待明天有更多好吃好玩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