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9日

台南小旅行 -- Day 2 愛國婦人會館 / 開基天后宮 / 縣城隍廟 / 烏鬼井

來到台南總有吃不完的小吃,看不完的古蹟。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是和式洋風住宅。位置就在莉莉冰果室的旁邊,孔廟的對面。
愛國婦人會館是日本二次大戰時主要的婦女團體之一,多由具有社會地位和相當教養的婦人組成,其宗旨為關心地方建設、從事社會服務。前次來的時候還在整修中,這次來的時候已經可以參觀了。
台灣有很多古蹟修復再活化的案例,喜歡古蹟的人真的很有眼福。

二樓的昔日辦公空間。現在看起來就是濃濃的日本風情。

日式的窗櫺跟八角窗。

連電器插座都有很美麗的裝飾框。不使用的時候就可以關起來,安全又美觀。

孔廟旁的炸彈,放在孔廟旁還滿特殊的。原來是個模型,用來教導沒看過炸彈的民眾這就是炸彈,也算是一種戰時的記錄。

孔廟來過好幾次了。首建於1665年的台南孔廟,歷史非常悠久。今天大概是因為下雨,遊人比較少。

台南開基天后宮。是台灣民間設立的第一座媽祖廟,創建於1662年(明永曆十六年)。供奉的是軟身開基媽祖。

一般我們看到的媽祖都是「硬身媽祖」,神像全身由木材、石材雕刻而成。「軟身媽祖」就是身體關節可以活動的媽祖。所以這尊軟身媽祖打扮特別漂亮。手拿絲扇、腳踩繡花鞋,熱情的信徒更獻上日本珍珠項鍊、紅寶石戒指、純金手鐲,甚至新潮的LV包等。每當出巡或有其他廟宇神明來訪時,廟方便會為媽祖用心打扮,堪稱是全台最時尚的媽祖。

正殿的龍柱式樣很古樸。聽說是府城最古老的一對龍柱,單龍盤柱,三爪降龍為紋,線條簡單明朗。

這裡還有「憨番扛廟角」。台灣有不少廟宇都有這種塑造。「憨番」就是說非我族類的所有外國人。西洋人或番人被懲罰來扛廟角,也算是一種民族意識抬頭的作為。 笑。

縣城隍廟。
城隍爺主要管轄範圍就是在陰界審理在世時的善惡,所以祂是裁決百姓功過的神祇。

門楣上寫了有「爾來了麼」四個字。
正殿前的對聯「陽報陰報善報惡報速報遲報豈曰無報,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你知我知莫云不知」真是發人深省。有做壞事的人自己應該心知肚明。

本地傳說縣城隍廟對求考試與升官特別靈驗,或許因為這樣廟裡非常香火鼎盛。廟裡供奉許多尊神明,每一尊的臉都被薰得黑黑的。
廟內的大門門眉上掛有一個「大算盤」,算盤兩旁寫著「陽律欺瞞能倖免,陰司清算總難逃」。人間善惡是非,就算陽世不會計較,但陰司卻是每件件算的清清楚楚。

巷子裡的烏鬼井。名字有點小嚇人。
據說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命令印尼土人所蓋,因土人膚色黝黑,所以被稱作「烏鬼」,井名也因此而來。

逛到這裡突然遇到神明出巡及八家將。
在台北平常難得可以看得到這樣的景象。或許是因為台南的廟多神明也多,猜想在台南這樣的神明出巡或許相當稀鬆平常。

路旁有奇怪形狀的房屋。最窄的地方大概只有三、四十公分。

在台南走來走去一直經過這美麗的建築物,走近一瞧才知道這是原寶公學校本館。
寶公學校在臺灣日治時期時是臺南市最具規模與現代化的公學校,現在改為立人國小。

台南的古蹟太多,就跟小吃一樣。來了幾回好像也還沒有造訪完畢。

永遠探索不盡的台南,怎麼也玩不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