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是凌晨,但高速公路上車輛倒也滿不少。
一路上雨勢時大時小,隨著天色漸漸亮起來,我們的腳步也進入嘉義之後,雨勢就漸漸小了。
嘉義的原民雄放送所之招待所。

充滿日據時代建築風味的招待所,是我們都很喜歡的一種建築style。
到這裡還早,有不少民眾在附近散步。不過附近的流浪狗也多到很可觀的數量。
靜謐的木造建築。讓照片說話就好。



清晨的露珠。

餓了。孤狗來的網路美食鴨肉羹。
不算在鎮上的小店,還有宅配服務哩。

偏甜的口味(該不會是越南部口味越甜?),類似生炒花枝羹的作法。清甜的湯頭,可以襯托炒鴨肉的焦香味。麵條偏硬一點點,剛好可以恰如其分的搭配羹湯。十分美味的早餐,滿足了旅人的胃。一碗只要35大洋。驚人的CP值。

車續行。玉井的綠色隧道。
蒼翠蓊鬱,陽光探頭出來跟我們打招呼。

這算是老爺的懷舊景點。讀書時每回要騎車回外婆家總會行經這條路線。遇到芒果結果的季節,結實累累的芒果把樹枝壓得更低,彷彿伸手一探就可得。
出門前老爺跟我說道此行我們會去拜訪一座外牆用八八風災的漂流木搭建的方舟教堂,一聽就令人心生嚮往。
玉井的加利利宣教中心。
車子往山坡上一路一直開,才一轉彎,眼光馬上被眼前莊嚴的教堂及綠地吸引。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附近有不少住宿設施的加利利,老爺說這裡本著基督教公益慈善的精神,輔導不少行為偏差的青少年。
既是諾亞方舟,旁邊的動物都是成對的。



這半的教堂前景是有瀑布與彩虹的。天花板也有藍天白雲,很特殊的設計。

想來這裡的設計有不少巧思。八八風災的漂流木搭出來的諾亞方舟,用意大概也是要提醒大家聖經裡面這跟洪水有關的故事。
雖然我們沒有特別的宗教信仰,不過來到這裡就有一種肅靜但又很放鬆的心情。
旗山的武德殿。
這武德殿正在活用中,變成活動中心了。不過玻璃屋頂的武德殿也是唯一僅見。

上回來旗山時,老街的天后宮正在整修。今年適逢寺廟修建完工,因此擴大舉辦建醮儀式。
設在旗山體育館的天公壇牌樓。
牌樓的規模很大、裝飾華美之外還加上有電動的動作咧。可以想像建醮的盛會一定是熱鬧滾滾。

綠意盎然的一片田,襯著遠方的高山,好一幅靜謐的鄉間景色。
且慢! 不說不知道,這片田可是奇蹟的象徵哩。
這裡種植的,是台灣蔬果外銷到日本的毛豆。附近高屏十個鄉鎮都種有這「出國比賽」的毛豆,儼然是一款另類的台灣之光。

以前就在報章上讀到屏東的鄉間村落,也有滇緬孤軍的後裔。當然得找機會來走一走。
孤軍來台之後分落在幾個聚點,清境、忠貞的知名度較高。老爺事前先打電話來預訂魚,一問稱呼原來老闆跟老爺是同姓咧,當場多了幾分親切感。
位於里港土庫村定遠社區的金三角滇緬料理。

一坐下老闆馬上就端給我們冰冰涼涼的香茅檸檬薄荷養生茶。很對我們的味。熱情好客的老闆說:我們是同姓,招待你們喝我們自己做的茶! 不要算錢!
事先預定的包料魚。炸的金黃酥香的魚身中包著不少香料,老闆幫我們把包裹的草繩剪開。

兩個人不太好點菜,另兩樣是吃法有點像蝦鬆的錦灑,跟辣醃菜炒肉。
辣醃菜炒肉算是老爺的家鄉味那一個流路的,十分下飯。錦灑裡有許多特殊香氣的香料植物,老闆只解釋說是雲南香料,然後人就不見去。

正想說雲南香料這個說法好籠統,還是不知道啥是啥。老闆馬上騎著摩托車回來,原來他專程跑去找還沒下鍋的香料植物來給咱們瞧,真的很感心這份親切的熱情!
上方那種沒有記下名稱的植物,味道聞起來跟莞荽幾乎一模一樣。還有檸檬薄荷(做青箭口香糖用的),跟右邊的香茅。每一樣都是香氣十足,聞起來很清新。

老闆邊忙還邊走出來跟我們聊天話家常。還不忘提醒我們有空還要再來。不僅招待我們飲料,臨去也一直要幫我們打折。
這一頓除了嚐到平常吃不到的菜色,聽了一些平常聽不到的腔調之外,就像「來去鄉下住一晚」的節目一樣,我們倆也大大的感受到老闆親切熱忱的招待,跟濃濃的人情味。
附近的信國社區。同屬孤軍後裔。
這人像完全讓我們想起未曾謀面的奶奶。

社區活動中心附近有雲南十八怪的壁畫。畫這壁畫的北北好有才! 漫畫的筆觸還帶說明咧。

里港分局,原址是武德殿,只剩下柱子還可以看得出來日式建築的舊模樣。分局旁的民生路就是舊的「神社路」。

里港分局左側,原來里港神社的玉垣及石垣殘件。

里港公園內乾隆年代的「呂岳德政碑」,下方有南門門額及北門門額。道光時代里港是有東西南北共四座城門的咧。拆除後四座城門現在只留下兩個門額。不知道哪位長官這麼有創意,把三個古蹟拼在一起。

傍晚時分,前來拜訪中油宿舍。
這一區應該是主管住所。設備十分完善: 體育館、高爾夫球場、福利社…樣樣具全。
拜訪過很多處日式宿舍,只有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住。

廠長的家,也是偶像劇取景的地方。

江湖傳言中比台糖冰棒還要好吃的中油冰棒。

晚餐時間到囉!
沒想到老爺的安排竟然是在台南! 這位讀者你沒看錯,我們今天從嘉義奔到台南、高雄、屏東。住的在高雄,吃的又跑去台南。我們真的就是這麼神經,為追求美食不怕路遙遠。
魚壽司位於復興市場裡的路邊日本料理店,沒有門面只有招牌,當然也沒有菜單。

長型的冷凍櫃裡面跟外面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好料。有目不暇給之感,每一樣都想要點來吃。

才坐下不久,新鮮的綜合生魚片立刻上桌。每一片都清爽彈牙,三種魚料各有各的美味。

烤水針魚。品質可以當生魚片的魚料,烤得恰到好處所以口感十分Q彈。

干貝培根捲,培根的焦香味搭配上干貝的潤軟鮮甜,干貝的中心大概只有八分熟,不會烤到全部熟過頭,變成像啃橡皮筋一樣。
這干貝鮮美多汁,各種口感兼具,好吃到可以連舌頭一起吞下去。

個頭大概跟黛西的拳頭一樣大的蛤蜊。鐵湯匙也可以當作參照的對象,就知道我此言不假。

廢了一番力氣好不容易把蛤蜊殼掰開。碩大肥美的蛤蜊肉跑出來。這蛤蜊太大粒,已經不可以跟一般的蛤仔比擬,倒比較像在日本料理店吃北寄貝或其它貝類的感覺。Q勁的口感十分過癮。
烤蛤蜊很重要的就是湯汁絕對不要錯過。這兩粒蛤蜊烤出來的湯汁應該足足有一小碗那麼多,蛤蜊全部的精華都濃縮在湯汁裡面啦! 令人非常滿足的一品烤蛤蜊。

等到我們兩個吃得終於告一段落抬起頭來,才發現我們身旁早就已經圍滿了等候的饕客! 我們兩個算來得早,要是到七點左右才到,就有得等了。不過這兵荒馬亂的時候,若是想要加點的話,可也有點不好意思。
我跟老爺兩個人都讚嘆不已的這一家小店。老爺的評語: 還好這家店沒有開在家附近,要不然我們家可就每天都不用開伙了!
剛剛不好意思加點味噌湯。也是留一點點位置給第三代虱目魚丸湯。
上回來台南就覺得這家的湯很美味,這回短暫來台南覓食當然不可錯過它。老爺念念不忘的粉蒸跟我喜歡的魚皮、燕餃,各自可以組合成自己喜歡的綜合湯,加上油條就更速配了。正好為今天長途跋涉追求美食畫上一個滿足的句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