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8日

金門行Day2

山后日出。
在這看日出不用起早爬高,自家屋頂就是最好的觀日亭。今早霾多了些5點40分太陽才冒出頭。

昨晚岳父來電提醒我們,去市場買些牛肉帶回台灣(金門每週五才殺牛,純黃牛)。金門牛的飼料是高粱酒糟,肉質好壞見仁見智,不過這賣牛肉的方式真太酷了,小貨車上散布著屠體只有帶骨及肉塊2種部位可選擇,其他可供辨識的也只有牛鞭及牛蘭佛(某阿伯全包了),旁邊還擺著一顆新鮮未剝皮的牛頭強調這是本地現流的,一斤130元(金門是使用市斤,一市斤500公克),女王各拎5斤明天帶回台灣聊表孝意。
小貨車的照片太過寫實了,所以用牧場中悠閒吃著酒糟的牛來代替。

山外迎賓館。館外有女青年工作大隊在這長駐表演,今天的賓客有lulala及daisy,雖然人數不多,但女青依舊非常賣力表演,兩位稀客也受到現場歡愉氣氛影響下海同歡,由相片中大家歡愉的表情可看出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活動。
只不過令人”遺憾”的是直到表演結束現場仍然只有lulala及daisy兩位自high得很高興的貴賓。



迎賓館是軍管時期所挖掘的『坑道式旅館』,有地下希爾頓之稱,全世界也只有以色列及金門才有,目前開放也只有其中一小部分,鄧麗君、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都曾入住過。

2樓的展示中心有許多鄧麗君過往勞軍的照片,她愛國的情操勿須贅言,她的歌聲也穿過重重鐵幕讓對岸人民對台灣心嚮往之,這樣的規劃應該是針對陸客觀光所設置。
許多台灣百姓都曾在金門服過役,這些人來金第一件事就是會想回到過往所待過的陣地、營區瞧瞧,回憶一下從前如何如何………..,但大多數人的答案是陣地不見了,或營區掩沒在一片荒煙蔓草之間,鐵打的營房流水的兵,這些人都是號稱10萬駐軍的其中部分。金門的坑道或廢棄的陣地如果可以開放民間管理經營民宿,許多曾經在這服役的人應該想回來重溫舊夢吧!
不要說這會對國防有影響,金門現在長駐兵力大概只有數千人,老共可能理都不想理你吧。

午餐就近在山外覓食,這2家餐廳比鄰而居,也省去走不少路。喜相逢餐廳的外觀是部份金門店家的統一模式,這是出自同一位師傅的手法,還是在軍管時期的統一規格,不解。

相關旅遊訊息均推薦這附近喜相逢刀削麵為首選,可惜今日無緣一睹老闆削麵之過程,可能是生意太好,麵已先燙熟置於碗內,待客人點妥後直接加湯或伴料便可上桌。牛肉麵湯頭較為清甜,肉塊符合我對金門牛肉的期待。喔!這又讓我想起了台南仁德那美味無比令人黯然銷魂的 阿裕牛肉湯

談天樓甜酒牛奶冰湯圓。這真的要大力推薦,加了煉乳及甜酒釀的剉冰和著熱湯圓,口感一點都不衝突。這甜酒釀好猛,吃一口就想要喊出來:喔喔喔~~~咬下一口湯圓看著那芝麻餡料汨汨流出,端詳著散落在碗內的黑芝麻似乎透露著今晚大樂透的天機。

明遺老街。走在這舊金城北門外的老街彷彿陷入了時空的長廊。
明朝中葉在金門設置了千戶所,因為軍事上的需要而衍生出商業行為,這條街就誕生了,同時它也保存了現今台灣地區最完整的明代市街風貌。

老街的建物應有400年以上的歷史,腳踩著古人曾踏過的花崗石板遙想它曾有過的盛況,看著這頹敗的屋宇,還會有下個400年嗎?

看這建物的外牆有歷次改建的石材,花崗岩、紅坂瓦、福州磚、蚵灰,就知年代相當久遠。不過,順著馬背沿下方那道水泥甚是礙眼,這是專業人士的維修方法嗎?

黃天佑洋樓。這異國風的建築,在這多為閩南建築的明遺老街中特別與眾不同,正面長廊搭著有四根大圓柱的突龜造型,雖只有一層樓,但也顯出這家人曾有的大器與風華。屋主守寡60餘年.... 這裡有更詳盡的故事。

建功嶼,古稱痲瘋礁,軍管時期稱048據點。這條海底石板路退潮時才會浮現,這也表示一天只有2個時段可登島。旁邊是新建的鄭成功像與對面的鼓浪嶼鄭成功像遙遙相望。誰不知金廈地區曾是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基地,這附近高台處就有一座延平郡王祠,祠內神像望著海的那一邊已數十年,這座雕像樹立在這很突兀,也破壞了週遭的景緻,個人是認為沒必要啦!

退潮後灘地生態頗為豐富,旁邊是蚵墩及金門鱟的復育地,一隻小招潮蟹被卡在石板間無法動彈,就做做善事吧!

金門第一家全聯社,據說創下1天5000會員的記錄,旁邊有2家飯店,心想會員當中可能有不少是陸客吧!這次也看到7-11前停了3輛遊覽車,店內爆滿的陸客瘋狂採購商品,這對於來自台灣的我們可能是少見多怪吧!

晚上在莒光樓有演唱會,天后宮附近就開始交通管制,不想人擠人了。在這莒光湖畔的公園散步,這有新落成的夜間照景,這設施可讓夜晚的金門多了個去處,也希望可讓金門真的亮起來。

2 則留言:

  1. 有一天一定要跟你去一趟金門

    回覆刪除
    回覆
    1. 現在就幫你報名明年暑假指名魯啦啦帶團的第一梯次!!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