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步行40公里,我做到了。

持續飢餓當中。這一臉盆的”金針燴雜菇稀飯”我們3人依然喀光。

就是這哈哈比大崩壁,昨天讓我們在儒潤山高繞、下切。崩壁上沒有任何植被,土石間的水分經陽光照射後迅速蒸發,我們親眼目睹了將近1分鐘中崩塌,聲勢驚人。

整個大分地區,屏科大野保所設有8條穿越道,5天的時間全都要踏查採集。蔡ㄚ表示,大家辛苦了三天,今天的行程就選擇較近且短的T7穿越道。

大分地區舊名打訓(dah un)為布農語水蒸氣的音譯,日人後來改稱ta-hun,屬布農族郡社群(日人稱施武郡群),乃由南投地區郡大社、馬西大倫社遷移而來。本地處闊闊斯溪河階台地,布農語稱有平原或台地的地方唸法為Maungzavan,國語唸多唸順了也就出現了漢名--莫庫拉蕃。
大分之於布農族,就像是台北市之於台灣一般重要,可說是布農族的首都,第一代駐在所位於大分平台的第二層,1915年的大分事件中遭原住民焚毀,現在位於大分平台第四層山屋,其前身正是建於1920年的第二代駐在所。

大分駐在所舊景(節錄自東台灣展望)。八通關越嶺道東段最大駐在所,最多時有日人及其眷屬一百餘人在此生活。

大分平台第四層可說是大分地區的政經中心。而本層又有可細分為三個區塊,各區塊間築有3公尺高的疊石駁坎以識區別,4-1層除有駐在所外,另設置蕃產交易所、被服倉庫及酒保(日人專屬商店),現在位置是4-2層,其上建物有雙拼官舍、警手宿舍、警察俱樂部、豆腐小屋、浴場、木工廠、貯水槽等。紅色倒塌鐵皮屋是黃美秀老師最初在此調查台灣黑熊生態的工寮。

4-3層有警部補官舍、武德殿及彈藥倉庫。

前述建物皆已頹圮清除,現僅存高厚石牆重重圍壁間的彈藥倉庫可供憑弔。

林大哥設置的山神小廟,工作前蔡ㄚ特帶我們來此祭拜。

為紀念1915年2月13日及5月17日戰殁的13位日警,在原大分平台的第二層駐在所院子中,設立了”殉難諸士之碑”及”納靈之碑”,這被視為大分事件中亡者的共同墳墓,當年大分小校的學生每月還要到此進行拔草與清掃的工作,是神聖之地。
1915年2月23日大分駐在所一位警手遭射殺身亡,5月12日喀西帕南事件後,整個拉庫拉庫溪流域像火藥庫般接連引爆,大分社頭目阿里曼西肯(Aliman Skin)受此事件影響,與其兄長拉荷阿雷(Dahu Ali)及另56人襲擊大分駐在所造成日警12人死亡,史稱大分事件,此一事件,開啟了拉荷阿雷18年的轉戰抗日,與霧社事件並稱為原住民二大抗日事件。

事件後,2人持續率眾攻擊太魯那斯、 阿桑來嘎等駐在所,並有它社社眾加入行伍當中,勢不可擋。最終,日人封閉了古道,撤出拉庫拉庫溪流域達4年之久,甚而於花蓮港廳至台東廳間架設達90公里的通電鐵網,做為阻絕之用。這段時間布農人也短暫脫離日人高壓統治,恢復以往遊獵於山林之間的生活。直至八通關越嶺道開工,又是另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同時也是日人另一段夢懨的開始。

疑似第一代駐在所房基砌石駁坎。

四處皆隨處可見頹圮的布農家屋,套用現代的話語,這社區好大,家屋分布於海拔1200-1600公尺間,粗估應有上百戶,踩在厚厚的松針上,走起來好舒服。

布農家屋特有的”抽屜”設計。

這是我主要負責的工作,採集青剛櫟落果。
野保所於大分地區標定青剛櫟樣樹後,於樹下設置蘭花網,清除完網內落葉再將青剛櫟落果收整置於夾鏈袋內,且須標明日期、穿越道及樣樹編號,除部分陡峭地形需注意安全外,今日工作內容就像散步般,非常輕鬆。

殉職者之碑,是紀念八通關越嶺道築路工程殉職之人員,與卓樂國小後方的殉職者之碑十分類似。這裏是大分平台的第二層,又有大分玄關之稱,過此碑後循上坡前行便是新駐在所,故此處是本地警察進行迎送儀式的地點。
1921年八通關越嶺道全線開通,花蓮港廳重新於沿線開立駐在所,並於大分地區對面的華巴諾山設置砲台,大分各社皆在其射程範圍內。為膺懲兇蕃首先針對出草頻繁的托西佑社實施砲擊,族人受不了這不分晝夜的攻勢,遂勸解頭目阿里曼布昆與日人和解。1921年6月17日警察在原駐在所附近召集社內頭目、勢力者、青年、婦孺多人,眾人原不願前往上方之駐在所,後在日警勸誘下,頭目阿里曼布昆親自揹著活豬(輸誠、認錯之意)及另外22人在此碑前與族親分別,走完人生最後的350公尺路(日人毀棄同意歸順承諾,將23人割喉推入山谷後,再行推落事先預置之石塊掩埋),當中還包括新武路溪地區,有著”台東廳理蕃之癌”之稱的拉馬達仙仙(Lamadasinsin)的堂弟,此一事件稱為二次大分事件又名大分慘案。

樣樹還需測量樹冠層寬度。雷射測距儀未充飽電,只好拉著皮繩在樹冠最寬的二處量距離。

蔡鴨仔細檢視熊毛陷阱有無動物體毛樣本。

ㄚ達將培根口味的熊專用果醬塗抹於懸掛於熊毛陷阱當中的集味器,以吸引黑熊來訪。

熊毛採集鐵絲若因枯木或外力受損,必須重新打樁,綁牢。這2人真的很認真。

黑熊上樹留下的爪痕。

郊遊踏青般的愜意完成今天的工作,下午整個人坐在屋外對著藍天放空,陽光曬得整個人好懒、好沒力。

可以讓我躺在山間那朵白雲上嗎?

這隻鴨要吃2天,今天嚐嚐原味。用水果刀削下的鴨肉不甚美觀。

ㄚ達發明的麻油爆香薯條。

用完晚餐,天色未見昏暗,時間多到無事可做。
上午檢的台灣山胡桃,聽說烤過風味不錯,反正閒的沒事,就來胡亂瞎搞。


這是今天的採集成果。蔡ㄚ也預告了明天的行程難度較高,距離也較遠,午餐必須帶飯糰。
晚上早早上床,依然很難睡,吞了顆類固醇,情況才好些。後面還有好幾天,趕快好起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