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派員來鑑定土地分區使用,地政局派員來鑑定土地界限,都在這一天。
早早不到六點老爺跟MASON都起來了,今天就從追日出開始。

黎明時分,鵲鴝唱歌來陪我們看日出。
金門可以算是賞鳥聖地,我們每天開車進進出出的,總可以見到不少鳥蹤。更過份的是,這些鳥一點都不怕車子,停在馬路中間大剌剌的蹦蹦跳跳,要你等著它先過馬路。

離上工的時候還有一會兒,先來去民俗文化村亂晃先。
首先看到的是一棵桄榔樹,長得有點像椰子樹的它,已經有超過一百歲的高齡了。是民俗文化村僅存的老樹之一。這邊有清楚的介紹。

古樸的磚牆與隘門形成優美的連續造型。

某一幢住宅的門口。我想當時負責建造裝修的工匠一定有好多位,就結果論來看在房子的裝飾上皆不相同,大有工匠間彼此較勁的意味。因此也增加了裝飾的多樣性與可看性。

這個取景在各式各樣有關於金門的文宣品中經常見到。

另一家的磚雕,人文蔚起,地脈鍾靈。


海珠堂,這是黛西爸小時候讀書的私塾所在。

館中陳列著不少的文物,與當時出資興建這十八幢建築物的旅日華僑的相關資料。
那個時代記帳的方式與現在大不同,不過之前在苗栗的同興老街也看到用一樣的方法為廟宇的支出記帳。

王氏宗祠。宗祠往往是一族的生活重心,建築外觀與民宅也大不相同。

前人用”昭穆”殷切期盼著後代子孫。

時間差不多囉,我們趕緊不要再玩了,正事要緊。
因為房子的預定地久經荒廢,雜草叢生,所以必須要大動作除草。前幾天去跟叔叔的朋友借了割草機來作業。
我的老爺,認真工作的男人最帥氣。後面街坊鄰居聞訊跑來湊熱鬧。

地政局的大哥騎著摩托車東奔西跑找點測量,好半天才測到比較正確的位子。辛苦了!

不過這塊地縱深太長,雜草太多,非人力可以清除乾淨,所以測量人員只能先測比較靠近馬路這一面。定了兩個界標之後,表示其它的地方要求我們叫挖土機來清除乾淨才能擇期測量。 (整地後續在這裡。)
不過有了測量人員的協力,我們至少清楚自己的地的確切位置了。這邊背山面海,希望是未來可以落腳的所在。
忙了一早上累個半死。中午來去吃有名的炒泡麵。
本來有點小看泡麵的份量,不過大概這邊都是阿兵哥來吃的,所以份量相當的夠,連我家的大胃王MASON都被這盤炒泡麵打敗了。

IVAN 點了個蔥爆豬肉飯,份量也是嚇死人的多。

原來賣炒泡麵的地方鄰近第三士校,老爺以前來的時候還外出至民眾開的浴室洗澡,跑給憲兵追。

下午跑了趟國家公園跟裡面的辦事人員討論建造房屋的相關規定。
原來出發前做的功課就已經知道:隸屬於國家公園的管制區內土地的建敝率只能有百分之十,不過回來的第一天先造訪地政局的結果我們有一點誤解,以為建敝率可以到百分之三十。來到國家公園管理處之後才發現是誤會一場,以我們的狀況還是要經過一些流程跟手續,並且還要再等兩年之後,才可以開始申請建造等等的相關事項。
其實這個結果跟黛西要出門前理解的狀況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前面先歡喜了一場,以為可以馬上著手進行後續事項,等到發現事情不是這麼一回事時,難免還是有點失落,大家都有一點怔怔然不知所措的樣子。
不過事情總還是要解決要往下進行的。就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解決它唄。
收拾心情。晚餐後老爺還是興沖沖的約大家來參加文化局辦的夜遊金門城的活動。
每天晚上七點半在總兵署集合,都會有志工來導覽大家。

總兵署是保存相當好的古蹟。有一段時間政府機關還在這邊辦公咧。
這邊也陳列不少清代的文物。大清律法。我忍不住又想起威龍闖天關的台詞:根據大清律例,在公堂之上假設一下是沒有罪滴…..

犯人犯行與罰則列冊。犯人李阿猛酒醉過失殺人,判流放新疆終生不得返還。

這個晚上繞了金城許多小巷子來探尋古蹟,有廟宇也有宅第,有書院也有洋樓。晚上導覽的好處是不太熱,但是不容易拍出好照片,但是有了老師的詳細講解之後,白天得空可以自己再跑一回,就會印象更深刻。
這邊是盧成金將軍第,大老遠就可以看到門口磚雕的雙喜大字。
這位老兄在這邊對於將軍第有很詳盡的介紹可點入。

在浯江書院可以看到文進士榜跟武進士榜。一代大師朱熹也曾經在金門講學,因此這邊的展示也把金門人得過功名的都列出來,洋洋灑灑一大篇。

夜遊完已經是九點四十幾分了。志工老師學問很好,又不辭辛勞帶著大家穿街走巷連著講了兩個多小時,真是辛苦了!
我們家的小IVAN也不耐久走,拼命喊腿痠。顯然是黛西我平常沒有要求小孩陪我逛街,以致於訓練不夠。哈哈!
聽說颱風來了,明天各地都不上班不上課,我們遠在千里之外,這裡風小雨也小,所以咱們暫時對颱風的嚴重程度無法感同身受,希望一切都平安才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