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的風雨都不大,既來之則玩之,我們還是一樣在外面遊山玩水。
出門亂晃先來去看洋樓。
這是黛西爸小時候讀過的一所小學,在外地發蹟的華僑回到自己的祖居地興學,造福鄉里之外也是一種光宗耀祖。
這幢建築物的山頭很有特色,巴洛克式的建築形式,上面還有國旗及國民黨旗。
聽說金門縣政府已經將此地列為古蹟打算要整修,真希望整修的單位可以好好作點像樣的事,不要老是把古蹟越修越新,荒腔走板。黛西每次看到越修越離譜的古蹟都要一直皺眉頭。

同一個聚落裡的”陳清吉洋樓”。從外觀看就知道曾經被軍隊拿來使用過。鍛鍊強健體魄,完成復國使命。

三凹壽的造型,即使是在距離完工的七八十年之後的眼光看來,還是相當壯闊相當氣派。

正面山頭的造型還滿少見的,門楣上寫著”Union is Strength”(團結就是力量)。泥塑的人物造型有洋人(還是印度人?)的阿兵哥造型。昨晚文化局的老師有講,因為當時外出謀生的苦力都吃過不少洋人的苦頭,有朝一日可以光耀門楣時,就設法讓外國人來當我們家的奴僕,要他為我們作工。頗有補償心態,也反映中國人的阿Q精神。

這種彩釉磁磚的造型都是清末民初常見的"中西合璧"的手法。

精美的磁磚數十年如一日的見證時光的流逝。景物依舊。

很少見到連地面也要極盡裝飾的洋樓,可以想像當時奢華的程度。

有關於陳清吉洋樓的介紹,在金門部落中連宅邸主人的身世背景都有很詳盡的說明,這位年輕人記錄在地文化相當地用心呢。相關介紹可點入。
走出洋樓來看到對面牆上只剩斑駁的字跡寫著:「禮」是規規矩矩的態度。

再下來應該是:「義」是正正當當的行為。
「廉」是清清白白的辨別。
不過小字都看不清楚了。
更慘的事情發生了,在這面牆上已經找不到「恥」了。該寫著「恥」的位置只剩一片空白的格子。不知道是當時寫上這些標語的國軍弟兄(?)把「恥」擺得太邊邊以至於風吹雨打就比其它字先不見了,還是冥冥之中早有註定我們這個時代會有不知「恥」的情形出現?為免吊大家胃口,在這裡把欠缺不全的語句補齊,這是民國二十三年新生活運動裡面的重要主張。
「恥」是切切實實的覺悟。
眼看著風不大,那就義無反顧的給它上船來去小金門。
因為黛西已經是縣民了,所以搭船只要花2元。全票60元,優待票30元。
本來想說搭到九宮碼頭來去借免費腳踏車亂晃亂逛一番,結果有位計程車大姐來兜生意,包車繞小金門南線八個景點不限時間五百大洋。心想說出來就是要為當地經濟作點貢獻的,加上價錢與當初心中想像的差不多,也就答應這位洪大姐由她帶領我們一行人來個小金之旅。
戰地少不了類似的勝利圖騰。這種東西在大金也很多。

大姐帶我們到烈嶼文化館參觀,本來聽名字有點興趣缺缺,結果來了之後也覺得頗有看頭。
這個本子記載著當時民防隊要自行保養保管槍枝的年代,檢查不合格可是要被要求改進滴。

通訊器材。注意保密。

一品牌軍用麵粉,中美合作還要來個握手的圖案。

警報也可以用敲的。老爺說以前考試要考說哪種狀況是敲什麼樣子的。光看字就覺得好複雜。

村民大會程序表。開會就開會,幹麻還要念國父遺囑ㄚ?

生活公約第一條不是要有公德心,而是要效忠領袖。

空飄宣傳單。

播放電影的器材。

汽水封瓶的設備,聽說小金以前有汽水廠,可以想像當時有多少阿兵哥。
以前黛西曾經來小金探訪當兵的學長,當時的街上萬頭鑽動的都是阿兵哥,謝謝這些國軍弟兄繁榮了咱們金門的經濟。

昂阿標。咱們小時候可沒有哆啦A夢圖案的唄。

收電報時別忘了要反共抗俄。

黛西爸年輕時在中華商場買了台收音機要帶回金門,也是要有許可證的。
其實在黛西讀書的時候,雖然已經可以有相機了,但還是不可以亂拍照,尤其是在據點附近拍照可是會惹來大麻煩的。

以前連貨幣都要另外有金門專用的。

看這個表就知道以前的規定真多:不可以游泳,不可以買籃球,不可以賭博,不可以蓋兩層樓以上的房子,不可以屋內燈光外洩…….所以黛西小時候夜裡走出家門經常害怕摔到水溝裡去。還有黑漆漆的夜裡遇見夜行軍的部隊被嚇一跳的經驗。

做個觀光客難免都會有名產的行程,這是小金著名的貢糖廠在作貢糖的過程。
熱呼呼的花生炒熟了混合了糖蜜之後,經過反覆的壓平作成長長的像麵皮的東西,再快速的加上花生粉,壓製成形,快手快腳的切開,就是我們嘴裡香甜的貢糖。

外面的包裝線還加上竹葉,讓貢糖更有香氣。既來之則買之。

小金的海邊用肉眼就可以望見廈門,繁華的景象是世貿中心。
左邊的山底下有一排紅字,照相機照不清楚,用望遠鏡看得可仔細得咧:一國兩制統一中國。這是對岸用來呼應咱們寫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用的。反正一中各表,你講你的我說我的。


另一個海岸邊正好見到排雷人員在進行排雷工作。大金小金不知道還有幾千幾萬個雷有待排除。

湖井頭戰史館。這邊跟馬山一樣有望遠鏡可以眺望對岸。清楚到連海灘上有人在曬太陽有人在游泳都看得一清二楚。距離之近還是會讓人有點吃驚的感覺。

IVAN跟著打電話。

軍令如山。最近軍中還是有一些阿李不達的鳥事,水果日報通常會以"醜聞"稱之。

國姓井。跟大甲鐵砧山一樣,國姓爺用劍一戳到處都有甘泉。

八達樓子,這也是小金有名的場景。

九宮坑道,本來是今天八個景點的最後一個,不過因為海水滿潮,要不然這邊是可以走到碼頭去的。

我們的回程搭的就是這艘"浯江號",風平浪靜的又把我們載回大金。

午餐在"牛家莊"解決。

牛肉炒飯。

牛肉炒麵。

牛肉麵。這個湯頭有一點辣辣的,不是重油路線。一進門就聞得一股強烈的牛肉湯香味。忍不住又想起台南的阿裕。

吃得太飽了,消化一下來去爬山。
說到爬山金門最有名的就是太武山囉。
隨便滿地又看到總統來訓示了。

延平郡王也來這裡湊熱鬧。

倒影塔。聽說以前船隻航行可以用來當作座標用的。

接近山頂時就可以看到雷達。

海印寺是金門的信仰中心之一。今兒一大早就看到提著供品的阿婆擠滿了車站。
前面的石拱門上寫著"海山第一",題字的時間是永曆年間。海印寺前些日子整修完畢,果然不出我所料整得嶄新無比。冏。

來到太武山一定要跟毋忘在莒來個合影囉。

金門部落這位大哥找遍了金門,尋到了十數個毋忘在莒,很有趣也很有心。可以點這裡。
回家的路上繼續亂晃亂逛,老爺說想來看看最近剛裝設好的風力發電用的風車。
開車來到這個叫做后扁的海邊。一下車就看到難得一見的栗喉蜂虎的身影。老爺好樂!不過拍鳥畢竟是一件難事,追不到它好好拍,至少可以拍牠那在海岸邊築巢的洞穴。

金門國家公園介紹栗喉蜂虎的網頁。可點入。有影音檔可以看。
新裝設好的風車,前景是鼎鼎大名的軌條砦。不同時空的產物,在同一片海灘上佇立著。

軌條砦上面滿滿的藤壺,下面還有蚵。

老爺說這個陣地那麼大,估計至少要百來個人才能駐守。現在當然是人去碉堡空。

颱風來臨前的天空,有種風雲變色的詭譎。
玩了一天的黛西,心滿意足打道回府煮飯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