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7日

金門返鄉之旅 Day 5 -- 風雨前夕

事情辦得差不多了,土地過戶滿2年後就可開始築我們的夢。
這個颱風在台灣造成了很大的災情,應該明天才會到金門,不過今天早上就已深刻感受到天氣有了很大的變化。
其實金門可玩可看的地方都早已跑遍了,不過每一次的造訪對那些老梗好像也不是太厭煩,何況一陣子景點總會有些小變化,有些新梗,那就更增添了重訪的樂趣。

古寧頭戰史館。這裡記錄了當時古寧頭戰役發生的整個過程,話說38年10月24日有3輛坦克在古寧頭附近的壟口地區演習,結果其中一輛故障拋錨,另外2輛留下來協護。當天晚上1140時匪軍的機帆船在前方海灘登陸,就這麼巧的打響了「金門之熊」的第一砲。戰史館內還珍藏著由統帥頒授予參戰有功單位的榮譽虎旗,不過這些單位經過了兵力整編不是番號改了就是裁撤掉,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金門之熊M5A1坦克,塗滿了紅丹應該是在進行防腐防銹工程,履帶應該換條新的。

古寧頭水尾塔,塔身上眉的四個面,分別刻有「佛」、「法」、「僧」、「寶」四個字,深蘊築塔之奧意,蓋「佛」、「法」、「僧」為佛教之三寶,三面向村外,信之可淨心、鎮邪,壓制來自海上的各類陰風惡邪,以求保境安民,「寶」字則朝村內,目的在鎮寶固財,警示古寧頭子弟勿使辛苦賺來的財富,揮之如潮水。

兒子在雙鯉濕地外拍的荷花。

再一張荷花。

第九條以前沒有。哈哈!

都不要打或是眼睛閉起來亂打。

長著草的灘地是雷區。

這應該是兩次大颱風淹水的記錄。

建於民國14年的模範街,曾經是金城的民生消費中心,隨著駐軍的減少,也漸漸的沒落了,金門極盛時有10多萬的阿兵哥,現在只剩1萬出頭,差很大!

邱良功母節孝坊是台灣地區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牌坊,素有「台閩第一坊」的美譽。其目的在表揚清朝浙江水師提督邱良功的母親許氏堅貞守節二十八年,撫育獨子成為國家棟樑,教子有功,可為鄉梓的楷模。左邊第二隻獅子是彩色的。

午餐原本是要去吃壽記廣東粥,到了店門口老闆說要等40分鐘。天哪!店內也不過3、4張桌子,且只有一張有坐人,居然要等那麼久,原來都是要外送。再轉回去模範街去阿國來金門必去的那一家,夠了!中午12點竟賣完了。最後到城隍廟旁集成小吃吃鍋貼,這家鍋貼真是要給他稱讚一下,汁多味美肉大塊!

滷味吃得出味道很透,絕非僅用中藥房滷包所滷的。

水晶豬腳,如果是腳筋部位咬起來多些嚼勁,更棒。

風景區隨處可見的造型電話亭。

來金門必造訪的莒光樓,站在樓頂陽台可遠眺廈門。

有了這盤晚上又可喝好幾盅,食材都是在海邊取得的,一堆不知名螺貝類。
大海,就像是我們的冰箱,想吃就去採、去挖,絕對新鮮。

這玩意兒學名龜爪藤壺,也可稱為佛手貝、皇冠。其貌不揚但滋味可好的咧。

岳父說38年國軍到金門時因缺乏燃料,便挨家挨戶到處拆門拆木頭,當時"俺公"(黛西的爺爺)便將門拆下藏起來,過好一段時間才重新裝上。

在百年歷史的老家中吃著晚餐,看著二扇木門上各寫著鳳毛麟趾,它正代表著祖先對後世人的期許。

入夜之後不時有忽大忽小的颱風雨,風咻咻的吹著。很少被颱風影響到的金門都可以感受到莫拉克颱風的威力。
在金門開車時經常可以收聽到廈門及泉州方面的廣播,這幾天講的都是颱風來了當局如何防颱如何撤離民眾。種種消息都令我們有些擔憂颱風造成的傷害,希望一切都安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